欢迎访问保健纪实网!

黄码医院:不分昼夜 全速奔跑的“大白”

时间:2022-12-08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我们身后是暗夜初升

  前方是黎明必达

  我们每个人的汗水和付出

  都将浇灌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们身后是暗夜初升

  前方是黎明必达

  我们每个人的汗水和付出

  都将浇灌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全速奔跑一天休息三小时已成常态。

  凌晨0点22分,包头市卫生健康委主任与“黄码医院”领导班子召开视频会议

  凌晨1点25分,根据会议内容部署患者救治相关工作

  凌晨2点34分,院感科急报,患者出现阳性病例,需要立即上报并转运方舱医院  

  凌晨3点45分,120急救车送来一名男性患者,CT显示脑出血,需要立刻手术,但患者没有抗原检测,需要立即开启绿色通道  

  早8点30分,国家督导组成员即将到达到“黄码医院”调研

  ......

  嘀嘀嘀,手机的提示音还在不断响起.......这是包头市第八医院院长的一天,他已经2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了,这也是“黄码医院”众多医务工作者的一天,不眠不休似乎成了常态,如果能睡够3个小时,大家会感叹“今天太幸福了!”

  自“疫”起之时,全院医护人员昼夜坚守着,没有睡过一夜踏实觉,疲惫的他们没有停下……  

  10月9日,经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研究,指定包头市第八医院为“黄码医院”,承担起群众在血液透析、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方面的就诊需求。

  截至10月20日,门诊量累计达1900人次,住院患者241人次,出院91人次,透析患者2156人次。完成核酸采样检测标本9865管,共计96650人次......  

  院领导、科主任、医护人员、驾驶员、保障人员在内的505名工作人员,日夜轮流值守,所有人都在全速“奔跑”。医院党委书记说“虽说医院常年无休,但之前还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这般紧张。“紧张的不是因为接治的患者风险高,而是时刻在想着怎样‘快’、‘更快’地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为此,自成为黄码医院后,医院不断优化诊疗流程,连夜施工划分空间,对危重症患者开通了绿色通道......  

  二、是“医疗专家 ”也是“消杀队员”。

  黄码医院收治的是中高风险地区的患者,以及密接、次密接隔离场所需要就医的患者,院感和救治一样重要。

  “我们诊室墙上粘的,都是医院出台的关于防护、救治、消杀等细则。消杀细到床板的缝隙都要反复消毒,你看我们的门都变色了,这都是反复消杀留下的印记。”副院长介绍,因此这里既紧张又很“安静”,走路轻轻的,扔垃圾轻轻的,拿东西轻轻的,轻轻的来,也轻轻的走……就怕动作幅度大产生的气溶胶给就医环境带来潜在的危险。  

  因黄码医院感染风险较高,为避免社会人员交叉感染,医院的消杀全部由医护人员承担,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白天他们是医疗专家,晚上他们”摇身一变“成了“消杀突击队”。副院长带领神经内科主任、内分泌科主任,门诊部主任侯、院感科主任等众多”老将“在医院每个角落仔细消杀,只为给患者一个洁净空间。  

  深夜12时,“马上有40个透析患者转运过来,各部门做好准备......”,转运患者是一项大工程,转运前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路上的安全评估等,到达医院后,安排入住,值班医生护理人员,建立新的档案......每一项安排都需要细致,否则容易发生安全隐患。

  一晚上,医护人员扶着、搀着、抬着患者,累得双腿颤抖,手套泡白了双手;终于经过6个小时的努力,凌晨6点,40名患者全部安排上了透析,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三、全速奔跑的“大白”。

  “请各位专家会诊,患者发热伴右下腹疼痛1天,检查结果如下……”  

  “患者存在流行病学史,来自高风险地区……”

  凌晨一点多,“医疗救治专家组”的微信群内依然消息不断,专家们还在为患者会诊。

  为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及救治,医院成立了医疗救治专家组,来自消化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风湿血液等多科室医疗专家携手,24小时在线,为患者“把关”。医疗救治专家组平均年龄51岁,这个“强强联合”的团队,有效预防了院感发生并保障顺畅的救治流程。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20多天一直坚守医院没有回家,声带嘶哑,她怕自己倒下,提前喝连花清瘟预防。护理部主任因劳累过度,在病房晕倒,一位医护人员的父亲在疫情期间离世,她因为闭环工作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四、“黄码医院”的检测速度。

  随着疫情发展,核酸检测工作量剧增,为尽快完成筛查任务,检验科不断优化着核酸检测流程,缩短核酸检测报告时间。所有人员分组协作,机器24小时不停运转。  

  为了提升检验速度,核酸检验师们日夜轮流进入实验室。一个班下来,不饮水,不进食,不上厕所。用千百次的重复动作,去解锁核酸检验的一道道工序。  

  “实验室是负压的环境,密闭的防护装备以及高强度工作,让所有人都出现过冒虚汗、头晕目眩的虚脱症状。”检验科主任翟斌说,每个人都在挑战着自身的身体极限,但没有人退缩。  

  截至目前,检验科完成核酸检测人次数完成核酸采样检测标本9865管,共计96650人次......

  这是属于“黄码”检验人的答卷。密闭的实验室,一平米的操作台,成为他们阻击疫情的战场。  

  五、39台透析机 274名透析患者。  

  “大爷,放心,有我们在,不会让你断了治疗。”在医院里,有一群患者需要定期通过血透维系生命。肾病学科39台透析机,自疫情开始,已经完成了近2156余人次的透析治疗,没有因为变成“黄码”医院而停下……  

  39台透析机,可以满足240名患者透析,然而目前患者已有274人,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如何保障透析患者的治疗,肾病学科杜宇表示,我们可以三班倒,人员不休息全力保障患者.....  

  “疫情不停,我们怎么能停?”这是院长的声音,也是“黄码”医院里,全速奔跑的所有“大白”的声音,这声音掷地有声。(党喜民 供稿)

    

  

   打印 关闭

   信息来源:包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原文链接:http://wjw.nmg.gov.cn/xwzx/msdt/202212/t20221205_21832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推荐内容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健康产业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纪实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纪实网 bjjs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0308号-33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