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记者从黔东南州中医药苗侗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获悉:截至目前,该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7万亩,年产量39万吨,产值52亿元。今年以来,该州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及《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发展机遇,采取五项措施推动中药材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主导品种聚集度。黔东南州按照“一县一业”“多县一带”跨区域发展布局,近一步优化中药材品种结构,打造太子参、天麻、黄精、淫羊藿、钩藤、白及6个重点单品及铁皮石斛、板蓝根2个地方特色道地品种产业带,以黔东南州纳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品种与市场需求大的中药材作为主攻方向,提质增效,推进一批标准化基地建设。
强化技术创新,提升种子(苗)供应能力。加强黔东南州大宗药材、道地药材品种的提纯复壮、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加强种苗基地建设,在每个产业县,结合产业需要建设200亩以上的种苗繁育基地,该州每年种苗繁育基地稳定在2万亩以上,确保优质种苗的供应能力。提高新品种的繁育技术,降低种苗繁育成本,扩大新品种的推广面积。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绿色高效栽培等基础性研究,抓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储备。
培育龙头企业,提升示范带动作用。在黔东南州800家(其中企业173家,合作社、家庭农场627家)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本土经营主体中,积极培育省级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积极引导该州中药材企业、合作社在各重点品种产业区和中药材种植相对连片的地区开展产地加工(趁鲜切制)。
融合一二三产业,推动产品延链增值。积极支持医药制造业发展,谋划中药材精深加工,协调推进中药材深加工建设,带动区域内中药材产业由原材料产出向精深加工转变,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利用现有中药材产地交易市场,搭建信息平台,谋划建设省级中药材交易中心。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将现有农产品冷链物流与中药材整合,发挥现有冷链物流的最大作用。推动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大力推进凯里市香炉山“中华医药文化园”、从江瑶族药浴文化体验基地、锦屏县龙池多彩田园(含隆里古城)等相关项目,积极打造麻江县大健康康体医药文化产业(药谷江村)菊花园,促使种植基地乡村旅游、文化推广、生态建设、健康养生、药膳餐饮等产业纵深融合发展。
筑巢引凤。该州按照产业发展规划,积极筑巢引凤,确保资源配置到位,实现制定产业招商引资政策,明确政策支持相关事项,确保企业招得来,发展好、可持续。加强招商企业跟踪服务到位,按照“贵人”服务,做好企业落地服务,推动中药材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供稿 杜高富)
应瑞士联邦议会国民院议长里尼克和联邦院议长卡罗尼邀请,全...
2025年7月30日,由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西安医学会...
为贯彻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7月29日电(记者 韩洁 陈斌杰)当地时...
7月29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利赴中国食品药品检...
为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纪实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纪实网 bjjs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