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纪实网!

“取药烦劳突击队”:防疫也需打通民生堵点

时间:2020-03-04 来源: 作者:

   湖北黄石大冶还地桥镇土库村村民彭进托朋友从杭州给父亲寄了两盒抗肝癌药,药送到了镇上的快递点,因防疫期间管控,快递员进不到村里,村里的人也去不了镇上。幸好黄石市消防救援支队成立了“119党员突击队”,帮群众跑起了腿。接到彭进的求助,黄石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员从镇上的快递点取了“救命药”,送到了彭进家中。

   从事后结果来看,“119党员突击队”帮患者送药到家,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称得上是做了一件好事。然而,从事前的经过来看,这位患者的“救命药”被堵在镇上时,其焦虑和无助可想而知,他已断药几天,对治疗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在这起好事的背后,仍然可以发现有药吃不上的民生堵点。

   当地动用消防救援力量来解决民生问题,这当然值得点赞,但也要看到,动用突击队是非常规手段。消防救援毕竟人手有限,而民生需求涉及面广,数量也很大,虽然这次取药动用了突击队,但总不能让需要出村办的事都烦劳突击队去办理。民生需求是日常需求,供需之间必然难以平衡,这就注定很多民生需求无法通过这一渠道得到满足。

   防疫期间,一切都要服从于防疫需求,很多人因此作出了牺牲,仅无法及时复诊、药品供应不上的慢性病患者就不在少数。看病等民生问题涉及生命与健康,同样十分重要,也同样拖不起。防疫和保障民生未必不可兼顾,相信只要做好防护,处于管控之下的人员有序流动,不会对防疫工作构成影响。一概禁止出村固然容易实现防疫目标,但简单地一刀切也会让民众付出更多不必要的代价。

   防疫与民生保障理应形成动态平衡,随着防疫形势的变化,民生保障的力度可以渐进式加强。防疫措施严一点无可厚非,但一概严下去不肯改变,也并非防疫的正确做法。当地或许有其不得不这样做的理由,放眼全国来看,不少多日没有发生疫情的低风险区,仍然采取严格的封闭措施,这也是一种常见现象,以至于一些地方针对过度防控想了不少办法,仅下发通知要求不得采取一刀切的封闭政策的地方就不在少数。

   疫情对于人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麻痹和过度恐慌、毫不在乎和过度防控,都是不正确的反应。如果说,疫情发生之初形势十分严峻,防疫对民生有一些影响在所难免,也是一种必要的代价,那么当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形势有所缓和,有些管控措施就应当做出适当调整了。

   在上述事件中,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调整防疫管控措施,让“救命药”至少能够顺利抵达村口,让危重慢病患者能够及时看上病,类似这种打通民生堵点的举动,不仅可以做到无损防疫效果,而且会因富有人情味而更能赢得民心。

------分隔线----------------------------
推荐内容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健康产业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纪实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纪实网 bjjs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0308号-33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