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纪实网!

秀恩爱,也要考虑场合

时间:2020-03-04 来源: 作者:

   公共意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不妨害他人,是每个人的义务。

   据微信公众号“江苏新闻”报道,近日,两男子在南京一家餐厅里大打出手。打架双方刘某和许某的餐位很近,许某的女儿和刘某及其女朋友是面对面坐的,“刘某和女友从吃饭开始就一直一会儿亲一会儿抱”,于是许某的女儿发出疑问:叔叔阿姨们在干什么?这让许先生夫妇觉得很尴尬,就请刘某稍微注意一点。

   可刘某却不客气地说:“你们换个位置,让小孩看不到就好了。”之后的一句话,更让口角升级成了互殴。刘某对许某的妻子说:“如果你跟你老公不耍亲热,哪儿有小孩呢?”

   事后,刘先生承认自己和女友有亲密行为,但觉得并不过分。不过,似乎没人认可他“不过分”的说法,网友对他的奇葩言行一片嘲讽:“难道你想要在餐厅耍出孩子吗?这哪里是什么秀恩爱,公开场合这样子跟动物有什么区别?”“卧室里的事在卧室做,人又不是动物。”

   此事的出警民警说,我国法律现今没有规定公共场所亲密的界限,但即使没有法律的规定,成年人在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考虑公众的感受,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有未成年人在场的时候。而且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并不代表道德允许,何况你语言猥琐侵犯了别人。

   在公共场所要有公共意识,不顾及对他人及社会的影响,显示了公共意识的极度缺乏。古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国人自古重视规则,重视公共意识的教育,从孩子学习文字开始,就反复教育他“发乎情,止乎礼”,让孩子知道人和人之间“礼”之重要性。

   而有些人在公共场所以天性、自由为借口,以“关你屁事”为理由,对别人的规劝置之不理。事实上,像刘某这样的行为,不仅在餐厅存在,在大学自修室甚至课堂里也可见到。这么做,不是秀恩爱,而是失公德。

   公共意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不妨害他人,是每个人的义务。社会的正常运作不仅需要法律,也需要规则。

   公共意识不是束缚人们的镣铐,而是促进社会井然有序的手段。公共意识不仅体现为一种公共生活理念,更体现为一种社会交往价值观,这样才能塑造令人敬重的现代公民。

------分隔线----------------------------
推荐内容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健康产业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纪实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纪实网 bjjs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0308号-33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