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麦当劳宣布,将与著名华裔设计师推出联名产品。消息爆出后,在网上引起热议。有的人在网上为其“打call”,表达自己想要拥有的愿望;有的人看着5888元的高价望而止步,直言“买得起还要抢得到,但是买它有必要吗?”
其实,作为跨界的常规操作,各个品牌推出联名款、周边产品,早已不稀奇,其声势有时甚至超过了品牌产品本身。如星巴克的杯子、肯德基的玩具、大白兔的润唇膏等都在售卖时一款难求。
一方面是大品牌在跨界、周边的路上“玩得不亦乐乎”;另一方面则是越远离品牌原本生意的跨界产品,越容易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无论如何,跨界营销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现象,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对待跨界营销呢?
相比传统单纯依靠砸钱打广告的模式,跨界营销显然成为企业进行品牌传播的“新宠”。其实,跨界营销作为企业的竞争营销手段,只要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本身无可厚非。更何况,对企业来说,通过强强联合提升曝光度、取得双赢效果,何乐而不为。
但是,跨界营销产品却因常与限量、高价、名牌等挂钩,频频引发消费争议。分析来看,这些争议背后,主要是不同消费观念的交锋。时代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都随之提高,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和理念。有的人注重产品的使用价值,更看重实用性,因而多持质疑否定态度;有的人看重的是产品的纪念价值、收藏价值,因而支持购买。二者本无对错之分,只是效用不同。
要知道,最终做出消费选择的还是消费者个人。只要大家能根据自己的经济收入水平,谨记理性判断和选择,对待企业的各种营销手段,做到不盲目跟风、不冲动消费就可以了。如果认为不值得,可看个热闹;认为值得而选择尝试,也未尝不可。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医疗机构药事...
为深化医防协同与医防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是保障母婴安康、减少疾病...
3月28日下午,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姜旭组织召开全...
近期,省卫生健康委在昆明组织召开2025年食品安全风险监...
2025年全国职业健康技术服务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昆明召开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纪实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纪实网 bjjs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